与国内大型企业相比,那些成长型企业,则对SaaS表示出极大的兴趣。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发现,这些成长型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,并且公司成立时间大多在10年以内,因此没有太多的IT建设包袱,于是他们更容易选择SaaS软件服务模式。
事实上,SaaS模式早已来到我们身边,更严格的说法是“软件服务模式”这种思路早已在企业内部运营的其他方面得到认可。看看你身边写字桌上的鲜花,这些鲜花并非是你企业购买的,它们无需企业安排专职的员工去费神费力地照看。企业只需定期交给花卉公司服务费,花卉公司就会派人帮你天天浇花、并对它们进行定期的专业护理,正如一家花卉公司的广告词所说的:“鲜花即服务,服务送鲜花。”
而这正是SaaS模式的体现。在软件行业,厂商把产品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,用户只需按月按需交纳服务费,通过互联网、注册账号,即可享受某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以及相应的软件维护、升级、灾备等服务,而不用购置多余的硬件设施,也不用投入专业的人力。这就是SaaS的真正含义。

对企业来说,是否决定使用SaaS这种软件模式,才是真正的挑战。大多企业在使用IT系统时,通常的做法是:直接向厂商购买系统软件,取得授权认证,然后自己安装,将企业相关信息存放到自己的服务器上,并由企业内部的IT人员来管理、维护。
SaaS的出现,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购买方式。然而企业一旦选择使用这种在线的系统软件,就意味着要把原本存放在自己服务器上的重要信息,放到厂商的服务器上。从根本上说,这是对传统套装应用软件采购理念的挑战。
“一个企业只做自己最拿手的,不拿手的就外包,这样竞争力才会最强,企业也会很精干。有些企业什么都做,相应地,员工规模就会膨胀。一旦某个业务垮掉,企业就面临大裁员。”China -Transpac的CEO张大雷这样坦然面对SaaS。张大雷的企业从事大型国外软件本地化工作。由于商业保密原则,张不愿意透露他的客户,但他告诉我们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外软件公司大多是他的客户。在这个行业里面,张大雷认为要想赢得一个新客户,至少要花去将近一年的时间。有实力做本地化业务的国外软件公司为数不多,因此强化客户管理是张所考虑的事情。与此形成一个矛盾,张大雷希望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—软件本地化服务上面,而并不希望花费巨资来购买CRM软件。
因为张大雷早先做过软件开发,因此他知道一款应用软件日后维护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。首先他要配置一个专职员工,另外除了软件之外还要购买相应的硬件设备。应用软件对于服务器的稳定性、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都有较高的要求。因此这笔硬件投入不可小视。除此之外,张大雷的业务人员还需要进行异地工作,这对他公司现有的网络环境又提出了一个新要求。
“从高可用性来衡量,普通企业自己搭建的服务器是无法与电信机房的服务器相比的,SaaS厂商的服务器一般会采用双机容错,双路和四路处理器的服务器,硬件的配置高。”张大雷说,“而且他们有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研发、维护,每天都做系统备份,即使我们这边出了问题,通过SaaS厂商提供的数据导出口,就可以恢复数据。”这相当于雇用一个专职的司机给老板开车,要比老板亲力亲为自己驾驶安全得多。张大雷说:“从灵活性考虑,员工可能要出差,尤其是销售人员经常在不同的地域,只要不在办公室就无法登录系统界面,使用SaaS模式的CRM软件,只要能上互联网,就可使用所需的系统软件,实现远程访问。”成本问题是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,“使用SaaS成本肯定低。”张大雷说。厂商提供的软件自动升级的服务,使用户不需要重新购买升级软件,也不需要多加服务费,即可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件。
询问你公司的IT团队: 是否有足够实力和精力维护购买的软件?
询问你公司的CFO: 哪种软件购买方式的长期成本投入更经济?

SaaS的优势在于CIO可以摆脱以往来自IT建设投入成本的压力。SaaS软件服务模式,可以按照以月、季度的形式付费使用。这样在IT部门的财务报表上会避免IT软件、硬件的折旧问题。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,使得SaaS吸引了很多企业CIO的关注。但是企业依然对其信息安全性心存疑虑,所以在使用SaaS之前一定要与供应商签订保密协议,保证自己的企业信息决不外泄。此外,在保障网速、个性化定制服务、二次开发等细节方面,SaaS也要满足企业的需求。好在SaaS有试用期,企业可在试用期后再与厂商协商签订协议。
“网速的问题很容易就感觉到了,一查他们的IP地址就可知道服务器上是否有太多的用户,另外还可以查它的链路,就可发现是不是他们的原因导致网速的下降,而不是带宽等原因。”张大雷说,“关键是个性化的定制,试用期很重要,SaaS可能会引发管理变革,决定你适应产品,还是产品适应你;定制什么样的个性服务等。我不喜欢东西做得很死,试用期结束后,我定制了一个可以给客户发节日祝福的功能。”
企业用户从根本上接受SaaS带来的挑战,不仅仅是签订协议、负责赔偿那么简单,它需要一个成熟的使用环境做基础。第一是技术条件的成熟:服务器、路由器、网卡等硬件的配置越高,会使SaaS厂商提供的服务更容易得到用户的认可;编程技术水平越高,软件功能越强;设计的业务流程越合理、越有经验,越能够维系住现有的SaaS使用者。SaaS软件和用户已有的系统进行整合及二次开发,这些需求对于SaaS供应商提出了挑战。
除此之外,SaaS服务商所提供的系统是否足够稳定可靠、服务商对于SaaS软件更新的速度,都会影响到已有用户对他们的信心。很多中国企业在实施管理类应用软件时,都会对二次开发的重要性十分关注。在他们眼里,这个环节正是软件应用与企业自身业务特点能否匹配的关键点。相对于套装软件来说,SaaS模式的应用软件,在个性化、二次开发上确实存在难度,但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IO石孟刚却有不同的观点:“欧美等国家的企业在使用这套软件的时候总会按照软件的设计流程,自己去做适应性改变;而中国的企业大多是买一套软件回来,然后对其不断地进行修改。实际上,这是观念的问题。”
采用SaaS软件的过程中,软件服务供应商提供的网络安全措施是否完备和强大,以及他们的诚信度以及信誉等,都是用户在选型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因素。
询问你公司的业务部经理: 我们企业业务流程中最大的特点在什么地方?
询问你公司的CEO: 在SaaS服务协议中,客户数据的安全性是否应该被划分等级?

北京龙腾信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经理谈到SaaS时说:“我们在自己开发的类似CRM系统上浪费了很多精力和成本,而使用在线的SaaSCRM,会使我们IT团队的精力主要集中到‘一秒通’系统的研发、升级和维护上。”李先生说,“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我们服装业的客户需求,同时不断开拓我们的潜在客户,这样,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我们的主营业务上。”
Cutter Consortium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,86%的回答者表示他们的企业预计将利用SaaS软件来节省IT费用。这些回答者还提到了其他一些好处,比如,有27%的回答者看中SaaS所带来的更高的ROI、有24%的回答者认为,采用SaaS可以降低IT雇员。
在欧美等发达国家,SaaS模式已经相当普及。AMR Research对625个公司进行了关于对SaaS的认知程度、使用体验的调查,调查结果显示,有500个公司几乎都使用了SaaS或者计划在明年采用这种系统。
在中国,SaaS模式尚未被普遍认识和理解,更没有被广泛使用和推广。对于用户来说,在消除对SaaS的顾虑之后,类似于“把自己公司的客户、财务等机密信息放在别人的服务器上实在不放心”的这类忧虑也终将消除。
(编辑:aniston)
|